北极高纬海域混合营养鞭毛类及其生态作用研究
项目名称: | 北极高纬海域混合营养鞭毛类及其生态作用研究 |
项目类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何剑锋 |
项目成员: | |
项目编号: | 40576002 |
父项目编号: | |
规划期: | |
立项时间: | 2006-01-01 |
预期结束: | 2008-12-31 |
实际结束: | |
金额(万元): | 40 |
详细描述
中文主题词
北极;海冰;混合营养;鞭毛类;生态作用
中文摘要
混合营养鞭毛类是一类既具备光合营养、也具备吞噬营养能力的原生生物,具有独特生态地位但被长期忽视。本项目以北极黄河站邻近的王湾为主要研究海域,以混合营养鞭毛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度夏和越冬考察、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相结合,研究该类群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季节变化特征,获得摄食和被摄食率,探索混合营养的环境调控机制,分析其在微食物环中的作用。本项目首次把混合营养鞭毛类生态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对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对揭示该类群在极地海洋浮游(海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地位和作用,较为准确地了解极地高纬海域浮游(海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结题摘要
混合营养鞭毛类是一类既具备光合营养、也具备吞噬营养能力的原生生物,具有独特生态地位但被长期忽视。本项目以北极黄河站邻近的王湾为主要研究海域,通过2005、2006和2007年夏季的现场考察和实验,研究包括混合营养鞭毛类在内的浮游细菌和原生生物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季节变化特征,获得摄食和被摄食率,探索混合营养的环境调控机制,分析其在微食物环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夏季冰川融水和大西洋暖水对该海域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结构有较大的影响。适量的冰川融水输入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并且浮游植物存在很强的暗适应能力。混合营养型浮游生物丰度为0-172.22 cells L-1,平均为57.19 cells L-1;柱总丰度为0.713-4.74×106 cells m-2,平均为1.45×106 cells m-2;50m水柱柱总生物量为5.97-45.98 mg C m-2,平均为9.89 mg C m-2。粒径分布以小型(>20 um)占优势。总体而言,王湾海域夏末混合鞭毛类的生态作用有限,对群落各组分和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浮游异养鞭毛虫在该该海域浮游生态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关论文
期刊 | 标题 | 作者 |
---|---|---|
极地研究 2012 24 | 夏季北冰洋楚科奇海微微型、微型浮游植物和细菌的丰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水团的关系 | 张芳; 何剑锋; 郭超颖; 林凌; 马玉欣 |
极地研究 2012 23 | The adaptation of Arctic phytoplankton to low light and salinity in Kongsfjorden(Spitsbergen) | 崔世开; 何剑锋; 张芳; 林凌; 马玉欣 |
生态学报 2011 31 | 北冰洋海域微食物环研究进展 | 何剑锋; 崔世开; 张芳; 何培民; 林凌 |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10 21 | The adaptability of three Arctic microalgae to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s | 夏利花; 何剑锋; 张芳; 高岩; 张汝民; 崔世开 |
极地研究 2009 21 | 三种北极微藻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性研究 | 夏利花; 何剑锋; 高岩; 张汝民; 张芳; 蔡明红; 罗玮 |
极地研究 2012 23 | The adaptation of Arctic phytoplankton to low light and salinity in Kongsfjorden(Spitsbergen) | 崔世开; 何剑锋; 张芳; 林凌; 马玉欣 |
极地研究 2013 25 | 快速升温后极地甲藻Polarella glacialis的生理响应 | 郑淑娴; 何剑锋; 王桂忠; 林森杰; 张芳 |
极地研究 2009 21 | 三种北极微藻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性研究 | 夏利花; 何剑锋; 高岩; 张汝民; 张芳; 蔡明红; 罗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