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7次南极科学考察
队次名称: | 中国第7次南极科学考察 |
起止时间: | 1990-11-16 ~ 1991-04-07 |
主要成果
[长城站科学考察]
中国南极考察工作自1990年起由建站为主转入以科学考察和资源调查“为主。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度夏科学考察共有9项科学考察任务,除气象、地震、地磁、高空物理和电波传播等五项常规观测任务外,中日科学家合作进行的植物生态学研究、长城湾微型生物研究、太阳活动峰年对大气状态影响的研究、利用子午卫星接收仪对太阳活动峰年的研究和长城湾海滨沙金矿资源考察研究等各项科学考察工作也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
长城湾微型生物的调查研究 此项任务由中国极地研究所完成长城湾及湾口10个站位的表层海水的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的样品采集,共获35个样品,在阿德雷湾水深8om处,用“海洋4”号船 CTD仪器采集0、5、10、20、30、50、75m水层采集7个样品。上述总共完成了12个站位的62个样品采集工作,超额完成了外业工作。室内分析工作量大,进行了微型浮游生物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同时完成了62个样品的总叶绿素测定,为回国后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打下了完备的基础。中日合作完成了35个雪藻样品叶绿素的测定,并着手撰写论文。
长城湾海滨资源潜力研究 根据科考计划在长城湾内采集了8个沉积物原样,在海滨区19条剖面上共淘洗了118个砂样(含大样10)。大部分样品由“海洋4”号船带回国内。
太阳活动对南极大气状态影响的观测研究 共采取以下三种手段:用太阳光度计进行观测,用半球辐射计对太阳辐射测量,用照度计测量(睛天)15次,取得150组数据。运用上述三种仪器进行各项观测,达到了项目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和预报 按时进行常规项目观测,每天两次接收费雷气象中心发布的传真图,进行预报服务工作。新购的 JRC.JAX一9(日产)气象传真机投入正常使用,效果良好。七次队带来的400W电台安装在气象栋,从1991年2月初正式由气象人员向费雷站直接发气象观测资料,工作正常。改变了过去多年由通讯人员发报的做法,避免了通讯人员值夜班(其中工作量约10分钟左右),这是一次改进的尝试。
极区电离层特性及超远距离电波传播研究 该项属常规项目,工作内容有:1.电离层垂直探测;2.宇宙噪声吸收测量;3.VLF甚低频接收;4.超远距离电波传播接收;5.多普勒子午仪卫星接收。除多普勒子午仪卫星接收机在六次队移交前故障,春节后修复投入正常工作外,其他项目工作正常。
地磁与高空物理观测 此项目是由中科院地球物理所承担的常规观测项目。度夏期间各项记录基本顺利。其具体项目为地磁绝对值观测、地磁日变观测、地磁脉动观测和哨声接收等,均取得了完整的资料。
地震、地磁常规观测由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承担度夏考察,属常规项目。地震进行长周期观测和短周期观测。长期共记录较大地震9次。
中日合作项目 长城站区陆地藻类和苔藓的分类及其生态生理研究。度夏期间,日本学者进行了淡水藻类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以及苔藓的生态学研究。在藻类研究方面,中国极地所与日本学者合作着重研究了雪藻的生态学,以便了解雪藻的分布模式及对苔藓生长的影响。
[中山站科学考察]
地质考察 考察项目包括,基础地质调查及前沿理论探索两方面。完成了中山站区大比例尺(1:2000)地质填图,米勒半岛和斯托尼斯半岛1:25000地质填图和布洛克斯半岛野外踏勘。共完成填图面积60km2,调查路线500km,观测点500个,采集地质标本450kg(含年龄大样5个)。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该区变质分带、原岩原始层序及变质事件时序提出新的看法。此外,大比例尺填图在该地区属首次,野外宿营也为今后扩大调查范围积累了经验。
完成了米勒半岛、斯托尼斯半岛详细调查和布洛克尼斯半岛及小半岛路线调查。采集水样l10件、植物样51件、土样82件和岩样23件(合计266件),完成调查面积80km2。粗填了拉斯曼丘陵地区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并对该区一万年以来环境演变和现代自然环境特点提出新的看法。
冰川考察 在米勒半岛南侧大陆冰盖边缘区设置剖面3条,总长31.17km,深入冰盖25.5km。剖面上共设测点35个,并在其中9个点上打钻取样,每点取冰芯长度2—3m。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今后深入冰盖区开展冰川运动学、冰川物理、冰川化学打下坚实基础。这次调查本身亦获取该区成冰变化过渡段的第一手资料。
测绘与制图 包括测量控制网野外施测及航空摄影两部分。野外施测组完成了米勒半岛南部及布洛克尼斯半岛测网的布设与施测。测量导线总长28.3km,测点42个,有效控制测图面积40km2。测量精度均达到国家规定等级要求。此外还进行了中山站大地原点与苏联进步站大地原点间联测。相对精度1:85000。对中山站发电栋、办公栋亦进行了建筑物沉降观测。
大气物理考察 甚低频、电离层探测、大气哨声、粒子沉降和太阳辐射属延续项目。除全部坚持正常观测外,还及时处理了度夏期间全部观测数据。在此期间,观测到50次太阳耀斑爆发,其中两次引起短波通讯中断。根据典型观测资料,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太阳耀斑与粒子沉降对极区电离层的影响”。大气微量成份探测(臭氧空洞)及大气散射观测属新上项目。由于封海,考察队在极困难的条件下,群策群力,运输装修观测房屋,并在收队前将仪器设备吊运到位,目前已安装调试完毕,开始正式观测站。
固体地球物理考察 固体地球物理包括地磁观测及固体潮观测,都是新上项目,而且都需要建筑台站及大型设备。由于封海,随船运来的观测房屋无法卸运,使这两个项目面临被迫取消的危险。考察队利用站区废旧建筑材料,自己建成地磁脉动探头罩和固体潮观测站。由于地磁观测台需三间无铁磁房屋(木结构,不允许使用任何铁钉、铁丝等含铁材料),站区实在无法解决,所以目前仅开展地磁脉动观测,而基本磁场项目被迫取消。这是由于封海而唯一被迫取消的项目。
人体医学研究 延续项目。在七次队夏训时即已开始对越冬队员进行有关指标测定,包括心功能、基础代谢、体温节律、血压节律、记忆能力、耐力与速度、高级神经活动、尿液 pH值、情绪测定、性格问卷、选择反应时间、动作稳定性、心电图。在航渡期间及到中山站后,除跟踪测定外,还对六次队越冬队员和七次队野外宿营队员进行心功能测定。 目的是在多指标长时间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人体心理生理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提出对南极考察队员进行心理生理训练的有效方案。
极地之声
考察队员
考察队员 | 单位 | 工作地点 | 考察类型 | 角色 |
---|---|---|---|---|
刘民兴 | 北海船厂 | 中山站 | 越冬 | 机工 |
台基建 | 北海船厂 | 中山站 | 越冬 | 机工 |
迟世德 | 北海船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王建中 | 北海船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辛克伦 | 北海船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袁解传 | 北海船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张宝堂 | 北海船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郑方令 | 北海船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薛祚纮 | 北京大学 | 中山站 | 越冬 | 环境医学 |
蔡新庭 | 北京协和医院 | 中山站 | 越冬 | 医生 |
林进 | 北京协和医院 | 长城站 | 越冬 | 医生 |
曹春明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曹景枝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陈荫雄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邓日养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董绪才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高华标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龚正昌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黄道响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何发二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何发光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黄广松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黄慧锋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黄家灿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蒋显明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车奕源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梁成佳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吕德隆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陆耕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梁国辉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梁建华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廖松溪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刘自苏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莫春初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麦贯兴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马朗增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蒙绍兴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彭潮坤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邱伟文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沙成林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唐成周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翁斌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魏基清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王玉柱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翁祝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许妃侯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谢焕伟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肖金顺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谢平生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杨森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杨新华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郑炳通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张亚潮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李廷栋 | 地质矿产部 | 长城站 | 度夏 | 矿物与矿床学 |
唐庆雨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船长 |
陈超云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程宽德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陈尚兴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陈运宏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陈宗胜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杜炳周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窦林广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邓平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郭坤一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韩昌甫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何达武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何思力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匡福祥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刘方兰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刘方晓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梁广胜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李国兴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罗三民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梁土河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梁维团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邱金荣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阮宏宏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双菊荣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苏明胜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王复元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王津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王树民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王运强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薛春汀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谢华光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肖任牛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杨福喜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张伯普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钟和贤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曾瑞坚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张顺枝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周统顺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张志荣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王光宇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首席科学家 |
陈邦彦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首席科学家助理 |
段威武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首席科学家助理 |
王一如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首席科学家助理 |
张国祯 | 地质矿产部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首席科学家助理 |
金庆民 | 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研究所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首席科学家助理 |
陈存本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三副 |
刘安江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三管轮 |
刘旭东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二副 |
孙法宪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二管轮 |
韩长文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大副 |
毕聪杰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大厨 |
刘宝明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大厨 |
董文连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大管轮 |
陈高明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中山站 | 越冬 | 工程师 |
崔学谦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长城站 | 越冬 | 工程师 |
刘广东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报务主任 |
高建翼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报务员 |
谢宏友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报务员 |
朱德修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政委 |
隋锡耀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服务员 |
王春元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木匠 |
董兴军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李永佳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乔刚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任泽海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时平福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翁巨龙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王俊业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王通珠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张永志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长城站 | 越冬 | 机工 |
张正元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机工 |
付金平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刘代杨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刘绍福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李永玉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王福庆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王振彬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杨德元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张宝林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钟福祥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 |
郭坤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水手长 |
王双元(北海)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气象学 |
王玉常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电工 |
孔令涛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电机员 |
胡安全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管事 |
腾征光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海洋四号 | 度夏 | 船长 |
钱进明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极地号 | 度夏 | 轮机长 |
付清渭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高春和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钟文斌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王小波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地貌学 |
董恒霖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化学 |
潘建明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化学 |
王方国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化学 |
王先兰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海洋地质学 |
刘子琳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王先林 | 国家海洋局海洋信息中心 | 中山站 | 越冬 | 机工 |
林永清 | 国家海洋局海洋信息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王明州 | 国家海洋局海洋信息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贾根整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越冬 | 站长 |
杨志华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长城站 | 越冬 | 站长 |
张福刚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长城站 | 度夏 | 翻译 |
朱增新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度夏 | 翻译 |
魏文良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极地号 | 度夏 | 船长 |
陈永福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国晓港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张宝海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越冬 | 队员 |
田广录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长城站 | 越冬 | 厨师 |
费学忠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度夏 | 机工 |
谢景辉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长城站 | 越冬 | 机工 |
孙福臣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越冬 | 通讯 |
刘锡辉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王景玉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王振元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张季栋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度夏 | 领队 |
戴公兴 | 国家计划委员会 | 长城站 | 度夏 | 队员 |
金涛 | 光明日报社 | 长城站 | 度夏 | 记者 |
庄胜国 | 地质矿产部第二地质调查大队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金瑛 | 黑龙江南极训练基地 | 长城站 | 度夏 | 队员 |
邢光福 |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海洋四号 | 度夏 | 队员 |
大谷修司 |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植物学 |
中平孝之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长城站 | 度夏 | 植物学 |
杜列民 |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 长城站 | 度夏 | 记者 |
黄星亮 | 上海无线电四厂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李旭 | 上海无线电四厂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王建章 | 上海无线电四厂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林峰 | 厦门大学海洋系 | 长城站 | 越冬 | 天气学 |
宋金安 | 陕西天文台 | 长城站 | 度夏 | 日地物理学 |
孙家柄 | 武汉大学 | 中山站 | 度夏 | 大地测量学 |
陈春明 |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大地测量学 |
李乐诗 | 香港庞元设计公司 | 中山站 | 度夏 | 摄影记者 |
郭逢章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景玉山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王聚杰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朱明华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赵协中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张以勤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编辑 |
任留东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矿物与矿床学 |
王继明 | 中国海监总队北海总队 | 极地号 | 度夏 | 医生 |
侍茂崇 | 中国海洋大学 | 极地号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
颜其德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长城站 | 度夏 | 极地考察团 |
毕传学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构造地质学 |
龚洪清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海洋四号 | 度夏 | 水手 |
陈波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长城站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姚毅敏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长城站 | 越冬 | 管理员 |
程少华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汤妙昌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郝兴华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重力学 |
朱华 |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地球物理学 |
刘春节 |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地磁学 |
夏其林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大气物理学 |
宣越健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大气物理学 |
李栓科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地貌学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地质学 |
刘小汉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构造地质学 |
钱嵩林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张玉成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机工 |
孙松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仲学锋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张岳庚 | 中国青年报社 | 中山站 | 度夏 | 编辑 |
周鸿飞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天气学 |
张永平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天气学 |
王勇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队员 |
王德胜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 长城站 | 越冬 | 通讯 |
姜德鹏 | 浙江电视台 | 长城站 | 度夏 | 编辑 |
白智勇 | 浙江电视台 | 中山站 | 度夏 | 记者 |
叶惠明 | 浙江电视台 | 长城站 | 度夏 | 记者 |
周仁瑜 | 浙江电视台 | 中山站 | 度夏 | 记者 |
杨志文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化学 |
郑建成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极地号 | 度夏 | 海洋化学 |
汪家华 | 青岛画院 | 长城站 | 度夏 | 旅行 |
吴葆仁 | 青岛海洋大学 | 极地号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