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3次南极科学考察
队次名称: | 中国第13次南极科学考察 |
起止时间: | 1996-11-08 ~ 1997-04-20 |
主要路线
1996年11月18日,中国第十三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船从上海港出发,11月23日至26日停靠香港补给时,由极地办与香港招商局船务企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中国南极考察展览活动。1997年1月5日第十三次主办的《中山报》第一期问世。1月18日至2月1日,中山站内陆冰盖野外考察8人在队长秦为稼带领下,进行中国首次内陆冰盖考察。1997年4月20日顺利归航上海港。1998年1月16日十三次队长城站15名越冬队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乘飞机返回北京 。
主要任务
长城站:气象常规现测:观测工作主要包括气象常规和太阳辐射观测、卫星遥感天线的检查维修及接收等越冬周年的气象观测工作。地震、地磁观测:主要完成了越冬周年的地震(MDS一4)数字三分向、地震(DSL一3)模拟三分向、地磁场数字观测、地磁场模拟观测(GM一1)三分量观测、地磁场(ZZZ—l)总强度数字量等观测。大部分观测获得了1997年度连续完整的数据。电离层垂测:主要进行越冬周年的电离层测高、甚低频(VLF)信号相位测量和短波场强测试等常规观测。国际 GPS联测:主要在96/97年南极夏季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间,参加国际全南极洲的GPS联合观测,其目的主要是针对大地形变开展观测的研究。苔藓植物的微气候研究:此项考察研究工作是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所属研究机构与德国基尔大学的合作协议,在96/97南极夏季安排进行的。
除完成中山站——上海往返航线的走航观测外,重点完成了普里兹湾4条断面的23站位的调查作业。主要作业项目包括:走航式多普勒声学海流计(ADCP)观测、温盐深(CTD)和抛弃式温深仪(XBT)观测等物理海洋学工作,DOC、POC、PCO2的碳循环和同位素等化学海洋学工作,高速采集器、IKMT拖网、浮游生物拖网和 CHIA、ATP等生物海洋学工作。
主要成果
[长城站科学考察]
气象常规现测 观测工作主要包括气象常规和太阳辐射观测、卫星遥感天线的检查维修及接收等越冬周年的气象观测工作。
地震、地磁观测 主要完成了越冬周年的地震(MDS一4)数字三分向、地震(DSL一3)模拟三分向、地磁场数字观测、地磁场模拟观测(GM一1)三分量观测、地磁场(ZZZ—l)总强度数字量等观测。大部分观测获得了1997年度连续完整的数据。
电离层垂测 主要进行越冬周年的电离层测高、甚低频(VLF)信号相位测量和短波场强测试等常规观测。
国际 GPS联测 主要在96/97年南极夏季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间,参加国际全南极洲的GPS联合观测,其目的主要是针对大地形变开展观测的研究。
苔藓植物的微气候研究 此项考察研究工作是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所属研究机构与德国基尔大学的合作协议,在96/97南极夏季安排进行的。
[中山站科学考察]
海冰生态项目 该项目是根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先期执行的“九五”南极科技攻关项目有关专题内容的现场计划进行的。在1997年南极冬季,充分利用中山站实验室和野外装备十分有限的客观条件,顺利实施了近岸海冰生态过程和海冰区颗粒有机碳通量研究的现场考察工作。
中日合作高空大气物理观测 该项目为执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计划和中国极地研究所、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所际合作协议计划,是以研究极光现象为重点的越冬周年的综合观测项目. 观测仪器包括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通门磁力计、感应磁力计、全天空摄象机、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扫描光度计和表面臭氧探测仪等。
甚低频、短波场强和极光观测 此项观测中的前两项自中山站建站以来一直坚持越冬周年连续观测,另一项极光观测是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开始进行的中国电子部22所与芬兰的奥兰大学的合作观测项目。
中层大气物理观测 此项观测开始于中山站建站初期,当时时值22太阳周峰年综合观测在中山站进行,之后作为“八五”攻关项目中南极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的常规观测延续至今。其观测内容主要有:激光雷达探测平流层气溶胶、大气电场系统、南极大气臭氧探空观测系统。
气象观测、预报和卫星图象接收 主要观测任务包括:气象常规观测、气象预报、气象卫星系统天线安装与改造和云图资料接收、海冰观测、海面辐射观测。
重力场和固体潮现测 此项观测在1996年由于第12次队计划调整而中断观测。1997年1月8日又恢复连续观测。在连续观测中,于1997年1月25日、2月9日、2月19日、2月23日、5月8日、5月24日、7月9日共8次观测到连续几十小时有规律的异常重力变化信息。在出现扰动的十几小时或更长些时间后,通常可记录到强地震的发生,因此引发了“扰动是地震的前兆或诱因”的研究思想。
臭氧现测 此项观测使用国际标准的 Brewer臭氧观测仪,第13次队于1997年1月1日正式开始观测,5月16日至7月31日按计划暂停观测,8月1日后恢复观测。整个观测期间基本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完整、连续。
地磁观测 此项观测主要包括地磁三分量绝对观测和相对观测、哨声观测记录。
国际 GPS联测 主要在1997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参加国际全南极洲的 GPS联合观测,其目的主要是针对大地形变开展观测的研究。
淡水生态考察 此项目属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要进行拉斯曼丘陵主要湖泊的水环境基本理化参数、淡水和湿地的微量元素背景值和有机物剖析、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及沉积过程等现场考察工作。承担此项考察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李植生在越冬即将结束时,被诊断身患癌症提前回国。
拉斯曼丘陵地质考察 此项考察着重进行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地质演化研究。主要包括部分熔融与麻粒岩变质的关系及其构造制约等野外工作,在考察期间,也将有关工作区域拓展到 Veatfold丘陵。
冰盖内陆考察 为完成作为“九五”攻关项目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山站至 A冰穹冰雪断面考察,由8名队员组成野外考察队驾驶三辆雪地车拖载雪橇,于1997年1月18日从中山站出发,用18天的时间沿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中国断面线路,向南极大陆内陆腹地的 A冰穹完成了336km的冰雪断面的建立,并完成断面上的第一次野外工作。
考察队报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4-1期:755dc911-b09c-409d-adf9-57c9338fa625.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4-2期:4708565f-604f-42a0-8ba2-43d36f79b20a.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4-3期:40d24ccc-7b4d-4e43-ba97-272d9c43713f.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4-4期:ec844938-5109-4193-8839-8f99c9169c15.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5-1期:a156db3f-6bf9-45e4-b162-ad075ad14340.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5-2期:053d5bfd-ad23-4691-b672-ece65b8c97d0.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5-3期:2c0efb4e-3abd-4196-94fa-980aaf2cfd0d.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5-4期:495933a0-9dfc-4b67-8af3-b8064d7b66af.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8-1期:81cf7ab4-e253-4c18-8be6-06b404c63724.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8-2期:5cddfacc-c254-4e88-af3e-540d6bf934e9.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8-3期:d1081c6a-bee8-4de4-86ee-d051df9c8fab.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8-4期:67827acf-0657-4bbc-972e-051c9c124065.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9-1期:33725a6e-2b09-4e41-bb08-66300513e605.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9-2期:75bd8d76-aecc-4eb8-bfc2-a2fb0dafd4e5.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9-3期:37f05bec-d9d8-4ac3-b366-ac8e71f39b47.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9-4期:edb5034c-fb22-466b-ba76-f000c124de92.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11-1期:10347b51-7590-4a43-b3a4-1b5db3fe7ee9.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11-2期:72e585f2-d675-44fc-bc79-81d10e0df934.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11-3期:980c364e-3a68-4134-8bda-be26d608118c.jpg
第13次南极考察雪龙报第11-4期:18061708-35e6-4930-a1af-b12b0f871fb7.jpg
考察队员
考察队员 | 单位 | 工作地点 | 考察类型 | 角色 |
---|---|---|---|---|
李军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冰川化学 |
阎金铭 | 北京起重机械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文武 | 北京同仁医院 | 长城站 | 越冬 | 医生 |
吴斌 | 北京协和医院 | 中山站 | 越冬 | 医生 |
舒尔茨 | 德国JENA大学生态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队员 |
马训辉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
吕传清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陈志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雪龙船 | 度夏 | 海洋化学 |
刘小涯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雪龙船 | 度夏 | 海洋化学 |
沈忠伟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二管轮 |
王毅明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二管轮 |
张晓余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副政委 |
曹建设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厨工 |
尹显东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厨工 |
何旭明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大副 |
石祝频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工程师 |
严振辉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工程师 |
陈海平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报务主任 |
陈学云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服务员 |
贾成群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工 |
刘曙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长城站 | 越冬 | 机工 |
徐新民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工 |
庄寿良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中山站 | 越冬 | 机工 |
赵伟良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工 |
黄震华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机要员 |
贺连荣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 |
孙吉友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 |
张波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 |
朱柏春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 |
张华杰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 |
俞嘉华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海洋地质学 |
姜晓宏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电工 |
汪卫忠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电机员 |
沈阿坤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船长 |
赵国明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轮机长 |
王根勤 |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高级工程师 |
吉明秋 |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 雪龙船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
罗兴旺 |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 雪龙船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
张保林 |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吴为烈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越冬 | 工程师 |
龚天祯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长城站 | 越冬 | 站长 |
吴军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长城站 | 越冬 | 管理员 |
夏立民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越冬 | 管理员 |
王新民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陈立奇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领队 |
马迎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越冬 | 机工 |
陈申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长城站 | 越冬 | 通讯 |
韩洪顺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长城站 | 越冬 | 通讯 |
马青春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越冬 | 通讯 |
阎俊水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长城站 | 越冬 | 通讯 |
沈继刚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长城站 | 度夏 | 队员 |
徐琢生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张建国 | 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机工 |
纪国刚 | 国家计划委员会 | 长城站 | 度夏 | 队员 |
郑敏 | 贵州天力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 长城站 | 越冬 | 机工 |
薛冠超 | 黑龙江画报社 | 中山站 | 度夏 | 摄影记者 |
刘德副 | 黑龙江南极训练基地 | 中山站 | 越冬 | 厨师 |
左继宏 | 青海工程机械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西野正德 |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佐纳康治 |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孔晓宁 | 人民日报社 | 中山站 | 度夏 | 记者 |
唐毓春 | 四川电视台 | 中山站 | 度夏 | 导演 |
张黎平 | 四川电视台 | 中山站 | 度夏 | 摄影师 |
白山杉 | 四川省电视厅 | 中山站 | 度夏 | 摄影记者 |
凌子愚 | 山东冶金科学院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周慧敏 | 山东冶金科学院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朱鼠宝 | 上海柴油机厂 | 中山站 | 越冬 | 机工 |
姜介军 | 上海柴油机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陆潜 | 上海晓宝建材公司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沈伟良 | 上海晓宝建材公司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林团结 | 厦门叉车厂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蔡平河 | 厦门大学 | 雪龙船 | 度夏 | 海洋化学 |
赵刚 | 天津气象局 | 长城站 | 越冬 | 天气学 |
王清华 | 武汉大学 | 中山站 | 度夏 | 大地测量学 |
赵建虎 |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 中山站 | 度夏 | 大地测量学 |
王泽民 |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 长城站 | 度夏 | 大地测量学 |
陈全柱 | 中国船舶总公司 | 雪龙船 | 度夏 | 电子通讯 |
罗开智 | 中国船舶总公司 | 雪龙船 | 度夏 | 电子通讯 |
陆增烂 | 中国船舶总公司 | 雪龙船 | 度夏 | 电子通讯 |
虞伟常 | 中国船舶总公司 | 雪龙船 | 度夏 | 电子通讯 |
苏恳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袁亚平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分所 | 中山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孙晋科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地球物理学 |
赵越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构造地质学 |
顾龙桥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三副 |
王建忠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三副 |
郭广生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三管轮 |
沈权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二副 |
康建成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冰川化学 |
汪大立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冰川化学 |
范润卿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副领队 |
包志相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厨工 |
尹全升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厨工 |
朱钜银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大厨 |
徐建设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大管轮 |
龚洪清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报务员 |
李远忠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政委 |
胡红桥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越冬 | 日地物理学 |
贺龙松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越冬 | 日地物理学 |
孔德水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服务员 |
宁教明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木匠 |
蒋法良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匠长 |
顾广群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工 |
顾惠德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工 |
苏培生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长城站 | 越冬 | 机工 |
邵旭明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工 |
王双元(雪龙)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工 |
郑庭军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机工 |
何虹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 |
邵云子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 |
张华秋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 |
吴林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水手长 |
秦为稼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度夏 | 海洋地质学 |
陈波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越冬 | 海洋生物学 |
吴康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越冬 | 海洋生物学 |
杨文友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电工 |
徐宁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电机员 |
糜文明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越冬 | 站长 |
袁绍宏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第二船长 |
叶明明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雪龙船 | 度夏 | 管事 |
方斌贤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孙云龙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田紫东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张侠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张有龙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中山站 | 度夏 | 队员 |
郝晓光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重力学 |
杨友华 |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地磁学 |
张金定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大气物理学 |
高新生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中山站 | 度夏 | 冰川化学 |
李忠勤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原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和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合并) | 中山站 | 度夏 | 冰川化学 |
吉鹏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雪龙船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张永山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雪龙船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李植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海洋化学 |
陈绍有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天气学 |
吴绍荣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天气学 |
陈巧云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雪龙船 | 度夏 | 海洋化学 |
矫玉田 | 中国海洋大学 | 雪龙船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
钮智旺 |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 雪龙船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