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0次南极科学考察
队次名称: | 中国第10次南极科学考察 |
起止时间: | 1993-11-25 ~ 1994-03-06 |
主要路线
中国第十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队员于1993年11月15日乘飞机离开北京,17日抵达霍巴特,同年12月3日乘澳大利亚“南极光”号船抵达中山站,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科学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与数据。于1995年3月6日乘“雪龙”号船与中国第十一次考察队同船回国。
主要成果
[长城站科学考察]
地面气象常规观测和卫星接收
地磁常规观测
地磁三分量的相对及绝对观测,地磁脉动观测,哨声与甚低频观测,地磁资料的初步处理,地震三分量的观测。
地震常规观测
继续越冬进行地震的常规观测。
电离层观测
越冬进行继续多年连续的电离层测高仪测定电离图、宇宙噪声接收机测量电子浓度随时间变化、多普勒测量电离层TEC、短波场强及低频相位变化的观测。
南极菲尔稳斯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生态系项目考察
1.鸟类生态考察。 对长城站附近区域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分布,优势鸟类分布与数量,企鹅食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考察。
2.哺乳动物考察。 对长城站鳍脚类哺乳动物主要是海豹等,进行换毛、繁殖过程及食性、发声等的考察与研究。
3.潮间带生态考察。对长城站附近潮间带生态系统的营养阶层,优势种小红蛤的摄食、呼吸和排泄,以及帽贝种群生态进行考察。
4.典型污染物生态效应考察。对长城湾海水中石油、COD、阴离子洗涤剂等典型污染物的现状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现场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
5.浅海初级生产力考察。对长城湾内的营养盐、叶绿素 A、初级生产力,浮游动物,微生物等进行现场样品采集。
南极大陆、陆架盆地岩石圈结构、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以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的研究项目考察
(l)中新生代构造岩石演化(兼)。在长城站附近区域进行火山岩年代学样品的采集。
(2)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南极气候与环境演变及现代环境背景研究项目考察。
湖相沉积环境过程:为项目综合分析研究进行第四纪地质地貌综合调查,并进行环境样品的采集。现代环境与自然背景:主要针对重金属开展了人类活动对土壤、植物和水的环境影响,以及湖相沉积中对全球变化的反应等进行了考察。
南极环境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及劳动能力的影响和医学保障项目考察
人体医学:进行了越冬的人体生理免疫测定、心理测试、营养学和调查环境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中山站科学考察]
地面气象常规观测和卫星接收
在越冬期间继续进行了连续多年的气象地面常规观测和预报,同时利用第九次队安装的NOAA卫星高分辨率资料接收处理系统进行云图接收和数字化资料的接收记录工作。
地磁常规观测
地磁三分量的相对及绝对观测;地磁脉动观测;哨声与甚低频观测;地磁资料的初步处理;地震三分量的观测。
电离层常规观测
安装天线需60m×60m场地,需推土机平整场地;天线到观测房需挖电缆沟;GPS测高仪发射天线尽可能使用原发射天线,如使用单独的临时天线,则需要在科学栋与宿舍栋间架设对称偶极天线,需长5m直径为50mm左右的钢管8根。安装RIOMETER接收天线,及调整仪器。
固体潮常规观测
持续观测,资料初步处理,对仪器进行检定。
BREWER臭氧观测
进行中山站地区臭氧总量,NO2,SO2,及UVB等要素的观测,观测内容存人磁盘。
考察队员
考察队员 | 单位 | 工作地点 | 考察类型 | 角色 |
---|---|---|---|---|
齐澎涛 | 北京劲松职业高中 | 长城站 | 越冬 | 厨师 |
杨殿平 | 北京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环境医学 |
张正旺 | 北京师范大学 | 长城站 | 度夏 | 动物学 |
张树荣 | 北京同仁医院 | 长城站 | 越冬 | 医生 |
王惠君 | 北京协和医院 | 中山站 | 越冬 | 医生 |
曹召启 |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 长城站 | 越冬 | 工程师 |
陈皓文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微生物学 |
洪旭光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陆华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薛振和 |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长城站 | 越冬 | 天气学 |
阎寿先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中山站 | 越冬 | 站长 |
徐建忠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长城站 | 越冬 | 管理员 |
王荻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长城站 | 越冬 | 机工 |
崔俊昌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中山站 | 越冬 | 通讯 |
杨巍 | 国家海洋局机关 | 长城站 | 越冬 | 通讯 |
傅宁 | 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 | 中山站 | 越冬 | 天气学 |
楼元芳 | 海洋科技开发公司 | 长城站 | 度夏 | 队员 |
陈锋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崔习亮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司天雷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电子通讯 |
郑重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地震学 |
王永奎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长城站 | 越冬 | 站长 |
刘春节 |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地磁学 |
杨友华 |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地磁学 |
张金定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大气物理学 |
刘嘉麒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构造地质学 |
杨伟祥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长城站 | 度夏 | 海洋生物学 |
高字杰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中山站 | 越冬 | 天气学 |
王勇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科学研究所 | 长城站 | 越冬 | 天气学 |
王文东 | 中央气象台 | 中山站 | 越冬 | 天气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