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2005年)
队次名称: | 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2005年) |
起止时间: | 2005-07-18 ~ 2005-08-30 |
主要路线
往:北京-赫尔辛基-奥斯陆-(特罗姆索)-朗伊尔城-新奥尔松;
返:新奥尔松-朗伊尔城-(特罗姆索)-奥斯陆-法兰克福-北京
主要任务
北极科考,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学科项目的考察。
主要成果
继续商讨参与海洋实验室的合作研究
进行北极极光观测
采集北极站区地理信息
北极冰川监测
黄河站建站一周年纪念
北极黄河站的网络建设、GPS跟踪站升级、北极冰川监测、海洋生物学、大气科学、气象科学等多学科考察
考察队员
考察队员 | 单位 | 工作地点 | 考察类型 | 角色 |
---|---|---|---|---|
李廷栋 | 地质矿产部 | 黄河站 | 度夏 | 地质地域 |
陈立奇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黄河站 | 度夏 | 海洋化学 |
李果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 黄河站 | 度夏 | 站长 |
王金星 | 国家气象局 | 黄河站 | 度夏 | 大气物理学 |
肖文申 | 同济大学 | 黄河站 | 度夏 | 海洋地质学 |
鄂栋臣 |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大地测量学 |
艾松涛 |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大地测量学 |
赵越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黄河站 | 度夏 | 构造地质学 |
闫明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冰川物理学 |
陈波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微生物学 |
俞勇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微生物学 |
黄德宏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越冬 | 日地物理学 |
胡泽骏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越冬 | 日地物理学 |
董兆乾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
孙波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越冬 | 物理海洋学 |
王帮兵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物理海洋学 |
何剑锋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姜晓东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度夏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刘勇华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黄河站 | 越冬 | 高空大气物理观测 |
张永亮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原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和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合并) | 黄河站 | 度夏 | 冰川物理学 |
任贾文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黄河站 | 度夏 | 地理学 |
逯昌贵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黄河站 | 度夏 | 大气物理学 |
陆龙骅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黄河站 | 度夏 | 大气物理学 |
张远辉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黄河站 | 度夏 | 大气化学 |